金魚草粉紅
瀏覽:1005 發(fā)布日期:2024-11-22 11:31:29
金魚草(Antirrhinum majus L.)是一種美麗且多功能的植物,以下是對其的詳細介紹:
一、基本信息
- 中文名:金魚草
- 拉丁學名:Antirrhinum majus L.
- 別名:龍頭花、獅子花、龍口花、洋彩雀
- 科屬:車前科金魚草屬
- 植物類型:多年生草本植物(常作一、二年生花卉栽培)
二、形態(tài)特征
- 株高:2070厘米(也有說法認為高3080厘米)
- 莖:直立,有時基部木質(zhì)化,有時分枝
- 葉:下部葉對生,上部葉互生;葉片較大,有短柄,呈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,長3~7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全緣
- 花:總狀花序頂生,花冠二唇瓣,基部膨大,筒狀唇形,上唇直立,下唇開展外曲,有白、淡紅、深紅、肉色、金黃、淺黃、橙黃、純白和復色等色;花期夏季至秋季(6~10月)
- 果:蒴果卵形
三、生長習性
- 光照:喜光,也耐半陰,陽光充足時植株矮生、叢狀緊湊、生長整齊、高度一致、開花整齊且花色鮮艷;半陰條件下植株生長偏高、花序伸長且花色較淡
- 溫度:喜涼爽,較耐寒,不耐熱;生長適溫為16℃~26℃,9月至翌年3月為7~10℃,3~9月為13~16℃;幼苗在5℃條件下可通過春化階段;開花適溫為15~16℃,有些品種溫度超過15℃則不出現(xiàn)分枝,影響株態(tài)
- 水分:對水分比較敏感,盆土必須保持濕潤,但排水性要好,不能積水,否則根系腐爛、莖葉枯黃凋萎
- 土壤:喜疏松、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,稍耐石灰質(zhì)土壤,微酸性沙質(zhì)壤土**
四、地理分布與種植
- 原產(chǎn)地: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區(qū)(北至摩洛哥和葡萄牙,南至法國,東至土耳其和敘利亞)
- 種植范圍:世界各地常見栽培,在中國臺灣、福建、廣東、香港、澳門、海南、廣西和云南等地常見栽培
五、繁殖方式
- 播種繁殖:金魚草主要依靠播種繁殖,可春夏秋三季分期播種。播種前用0.5%****溶液浸泡種子1~2小時以殺滅病原菌。播種基質(zhì)用經(jīng)消毒的腐殖質(zhì)土或泥炭土。因種子細小,可用細砂混勻后撒播,覆土2~3毫米或不覆土,澆水時注意防止沖散種子。在15~20℃條件下,1周左右發(fā)芽。
- 扦插繁殖:對于種苗量不足或不易結實的優(yōu)良品種、重瓣品種,可采用扦插繁殖。在花謝后進行,選擇健壯植株并修剪,保留23厘米主莖并施用氮肥。待發(fā)芽后,將具4片真葉的嫩頭摘下作為插穗,以沙壤土和草木灰以2:1混勻后作為扦插基質(zhì),插入深度為23厘米。保持基質(zhì)濕潤并置于陰涼處,在1520℃條件下710天可生根。
六、品種分類
金魚草有多個品種和雜交種,如紅龍(天鵝絨深紅色)、先驅(深紫紅色)、紅姬(桃色)、乙女(鮮桃色)、綿龍和夕映(緋橙色)、王冠和黃龍(黃色)、白龍、白嶺、新雪和白光龍(白色)、降珠(乳白色)等。根據(jù)株高可分為高型種、中型種和矮生種:
- 高型種:株高90厘米以上,頂端優(yōu)勢強,花大而花枝少,可作切花或作綠地背景材料。
- 中型種:株高50厘米左右,分枝多,主莖開花早于側枝,開花始期呈寶塔狀,可作庭園與花壇布置之用,也可盆栽。
- 矮生種:株高25厘米左右,分枝很多,株型呈半球型,花小而繁,可作花壇與盆花材料。
七、主要價值
- 觀賞價值:金魚草枝葉碧綠、株型優(yōu)美、花色鮮艷且豐富,是中國常見的庭園花卉。矮性種常用于花壇、花境、路邊栽培和室內(nèi)觀賞;高性種常用作切花,也可作背景材料。
- 經(jīng)濟價值:金魚草的葉脈可對氯氣進行監(jiān)測,種子可榨油。
- **價值:金魚草全草可入藥,據(jù)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記載,其具有清熱涼血、消腫的功效。在傳統(tǒng)醫(yī)學中,金魚草還被用來**咽喉腫痛、咳嗽、**瘡毒等癥狀。此外,金魚草含有的某些成分還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、改善皮膚狀況,因此也被用于**護膚。但請注意,金魚草并非適合所有人群,孕婦和體質(zhì)虛弱者應避免使用。在使用金魚草作為藥材之前,**咨詢專業(yè)醫(yī)生的意見。
八、文化寓意
金魚草寓意眾多,一說其有金有余、繁榮昌盛之意。不同顏色還有其他不同寓意,如白色金魚草寓意心地善良,紅金魚草寓意鴻運當頭,粉金魚草寓意龍飛鳳舞、吉祥如意,黃金魚草寓意金銀滿堂,紫金魚草寓意花好月圓,雜色金魚草寓意一本萬利。這些美好的寓意使得金魚草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花卉之一。
綜上所述,金魚草是一種集觀賞、經(jīng)濟、**和文化寓意于一體的優(yōu)秀植物資源。在養(yǎng)護過程中需注意為其提供適宜的光照、溫度、水分和土壤等條件,并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以確保其健康生長和開花。